广南县医疗保障局“六项机制”筑牢医保基金安全网
为切实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广南县医疗保障局切实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六项机制”,精准监督,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一是完善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内控制度。加强对从事医保行政执法、现场检查等基金监管关键岗位人员监督,建立健全医保经办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对待遇认定、稽核审核、结算拨付、定点准入等关键岗位按不相容岗位分开设置,加强内部全流程管理和监督。今年来,对执法关键岗位人员进行监督提醒谈话20余人次,对195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现场稽核检查,退回涉及违规费用1.16万元。智能审核拒付违规费用44.32万元。
二是建立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机制。以自查自纠促规范为着力点,督促定点医药机构全面“盘点”违反医保基金管理规定和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今年来,组织县辖区内376家定点医药机构对照医保基金使用负面清单等易违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3次,退回涉及违规费用811.65万元。
三是完善多层次监管制度机制。探索建立以上查下、交叉检查工作机制,破解同级监管难题。建立抽查复查、倒查追责等制度,压实监管责任。建立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聘请医保基金监管社会监督员39人,建立基金监管问题处置机制,组建由临床、财务、法律、信息技术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医保专家库,参与重大疑难案件核查等工作,解决基金监管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今年来,组织专题研究疑难案件核查5次;配合开展省飞行检查1次、州级专项检查1次、县级(借力第三方服务)专项检查1次,涉及医疗机构15家次,形成医保基金多层次监管使用的有效震慑。
四是健立异地就医监管制度。落实参保地费用协查发起责任,压实就医地基金监管责任,与广西西林县探索建立异地就医跨区域查处协同机制,并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将异地就医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点,增加异地就医监管在全县医疗保障基金综合评价中的指标权重,防范异地就医过程中的欺诈骗保风险。今年来,开展经办服务、待遇保障、基金监管等工作交流2次,年内将开展联合检查1次。
五是健全医保信用管理制度。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医药企业、人员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告知承诺制,将履行承诺情况纳入信用记录,与监督检查频次、处罚裁量等挂钩。根据信用评级,对失信定点医药机构,通过协议管理在资金结算等方面采取惩戒措施。今年来,对失信参保人员26人,按规定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6个月,追回资金5.5万元。
六是健全重大事项应急处置机制。建立日常监管信息报送机制,做好预警监测和提前研判,完善风险处置及应对方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县医保行政部门应对处置基金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严重问题或存在重大欺诈骗保风险隐患的,今年组织约谈医疗机构4次92家次,督促指导有关定点医药机构严格履行相关责任并抓好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