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广南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一、出台的背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第十一届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以农村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严格“四个不摘”的要求,围绕“五大振兴”和建立健全“一平台三机制”,以脱贫成果巩固、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推进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打牢欠发达地区整体发展坚实基础。
二、主要依据
1.《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国乡振发〔2022〕1号);
2.《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组织编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乡振司发〔2022〕2号);
三、目标任务
坚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目标,确保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及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等监测实现动态“清零”;培育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确保过渡期内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确保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劳动力稳岗就业和有一技之长;发挥村级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补齐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短板,扶强弱项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四、主要内容
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各种政策交汇叠加4大发展机遇,依托广南区位优势独特、文化底蕴厚重、资源要素聚集、生态环境秀美、县域“大交通格局”基本建成5大发展优势,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稳岗就业创业、易地搬迁后扶、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治理提升工程八大工程,分年度组织项目实施,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一)特色产业发展工程
产业帮扶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和筑牢返贫防线的关键举措,紧紧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按照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帮扶效益。制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巩固提升高峰牛、茶叶、八宝米、油茶、蒜头果、铁皮石斛等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推动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新型经营主体的“双绑”机制建设,让脱贫群众充分分享产业剩余价值,到2025年,实现全县肉牛存栏65万头,生猪存栏55万头,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油茶种植面积达36.5万亩以上,蒜头果种植10万亩,蔬菜(含辣椒)种植稳定在50万亩以上,道地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0万亩;打造3个省级产业基地标杆示范样板、累计建成1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农业产业强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50个产业基地;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双绑”利益联结覆盖率达100%,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专栏1:《实施方案》特色产业发展工程项目 |
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规划总投资330387.17万元(财政衔接资金173507.92万元、其他财政资金54358.24万元,业主投资102521.01万元)。具体明细如下: 1.特色种植基地项目:计划实施八宝米种植19.8267万亩、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珠琳镇玉米种源中心建设项目1套、产业路20.583公里、广南县种植产业病虫情监测项目5台、广南县种植产业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项目1个、广南县产业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项目44个、八宝专用稻新品种产业化示范1个、广南县2023年八宝米产业育繁推项目1个、广南县2022年烤烟特需品种种植补助项目1.33万亩、烤烟产业扶持项目285.741公里、广南县2023年烤烟多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配套密闭式冷烤一体化烤房建设项目150座、蔗糖种植项目4.995万亩、水果种植项0.31万亩、茶叶种植2万亩、蔬菜种植2.4977万亩、中药材种植0.03万亩。 2.特色养殖基地项目:计划实施高峰牛养殖培育示范基地1个、广南县村集体经济高峰牛产业发展项目16个、广南县2021年粮改饲补贴项目8.7万吨、八宝镇板幕村委会麦塘子村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帮扶建设项目1个、广南县乡村振兴产业珠琳肉牛交易中心3个、其中:高峰牛养殖项目30个、一县一业创建项目16项、广南县“一县一业”高峰牛示范创建80万头、珠琳镇中寨“一县一业”高峰牛产业发展项目3.3万头、生猪养殖3.7万头、广南县圆梦社区搬迁安置点生猪代管代养扶持项目1项、广南县2022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4个。 3.林草产业基地项目:计划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2.2079万亩、广南县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4万株、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十里桥生态苗圃基地绿化工程项目1项、蒜头果新植2.99万亩、角低产林改造2.568万亩、茶提质增效2.7219万亩、广南县高原特色桐油产业精深加工建设项目5000吨。 4.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项目:计划实施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非遗文创产业园建设项目1个、广南县旧莫乡智慧农业园乡村振兴示范项目1个、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项、广南县八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2万亩、广南县旧莫乡智慧农业园乡村振兴示范项目1个。 5.其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广南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82万亩、散种散养补助项目4190户、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城乡垃圾一体化)1个、旧莫乡昔板农业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5000平方米、竹编产业加工坊项目420平方米、田间机理、产业路及灌溉沟渠修复整治项目1152米、产业基地项目800米、生态停车场建设项目2000平方米、产业灌溉沟项目2000米、八宝米香红色基因记忆示范基地678.58平方米、文山州广南县农村产业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16件、村集体经济运营设备采购项目14个、坝美镇2023年普千村产业路建设项目3.7公里、特色我傻种植151.51万亩、广南县高原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项目0.3万亩、那洒麻巫村中蜂养殖产业扶持项目1件、以工代赈项目2个、其也产业设施34个。 6.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2023年坝美镇革乍村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1个、2023年坝美镇堂上社区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设施1个。 7.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2022年莲城镇特色产业加工设施建设1个、2023年莲城镇岜夺村高原特色中草药加工设施1个、2023年莲城镇小广南村特色水果深加工基础设施1个、2023年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莲城镇特色水果深加工建设项目1个、2024—2025年广南县堂上柑橘水果精深加工项目1000平方米、2025年广南县高峰牛精深加工项目1个、2025年石山农场产业发展项目1个。 8.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展销平台:2023年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旧莫乡昔板智慧农业铁皮石斛产业示范园数字农业建设项目3000平方米、2023年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石山农场茶叶加工提质改造抹茶生产线(二期)和抹茶特色产业研学基地建设项目600平方米、2024—2025年广南县绿色食品牌建设7个。 9.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2022—2025年实施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建设29条388.7公里、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项目44个、洪涝灾害水利设施及饮水项目25件。 10.科技服务:计划实施广南县2022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12.3万亩、广南县农业产业政策性奖补项目3个。 11.人才培养: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71人次,实施乡土人才培养计划,年内完成10名左右乡土人才评选评定,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2022年培训项目2800人次、广南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108人次。 12.农业社会化服务:广南县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绿色循环农业项目1个(主要建设:一、基础设施;二、设备购置;三、项目勘探设计和相关图纸设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根据《广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奖补10条措施的通知》(广政办发〔2022〕63号),针对新建农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10000万元以内的,按总投资额的10%进行奖补,具体总投资按实际结算审计报告工程量的10%申请奖补资金。)、建设广南县数字蔬菜一张图、数字蔬菜生产管控系统、数字蔬菜示范试验基地和数字蔬菜运营服务综合管理系统1套。 13.小额信贷贴息:2022—2025年对全县9100户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4.35亿小额贷款进行贴息3999.38万元,支持监测对象发展农业产业。 14.金融扶持贷款贴息项目:广南县2020年高峰牛产业“四梁八柱”体系建设金融扶持贷款贴息项目1个,在广南县15个乡镇119个养殖主体实施高峰牛养殖贷款贴息项目,计划贴息108.89万元。 |
(二)稳岗就业创业工程
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支持脱贫劳动力向东中部地区转移就业增加收入,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7万人以上。建立常态化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每年培训脱贫劳动力在达4000人以上。健全巩固脱贫和相对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监测预警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开发半劳力就业公益性岗位,确保弱劳力、半劳力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人数保持总体稳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扶持覆盖面,对外出务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按规定给予奖补支持。
专栏2:《实施方案》稳岗就业创业工程项目 |
1.外出务工交通费补助项目:计划开展外出务工交通费补助、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项目2个,对2022年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就业并稳岗3个月以上的脱贫劳动力,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务工补助,计划补助2840人。 2.就业培训补助项目:计划开展技能培训项目22个,计划培训34093人次。 3.创业培训补助项目:计划开展创业培训补助项目1个,开展SYB创业培训或网络创业培训4期120人次。 4.公益性岗位项目:计划实施常态化乡村公益性就业岗位项目19个,其中,生态护林员项目18个18000人,实施常态化乡村公益性就业岗位项目1个,补助7800个。 |
(三)易地搬迁后扶工程
健全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和帮扶体系,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领导小组,围绕《广南县圆梦社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帮扶十五条工作措施》等政策细化方案抓落实,每年衔接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比例不低于5%,到2025年15个集中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不低于20个。提升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提升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提升集中安置点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完善安置点生活服务设施,在“十有”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强化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对进城安置的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点搬迁贫困群众物管费、电视收视费和水电费实施减免补贴,按照补贴标准及时兑现到群众手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通过产业项目覆盖和“散种散养”补贴政策帮扶。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到2025年各安置点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搬迁群众就业率达到90%以上,促进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安居乐业,基本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专栏3《实施方案》易地搬迁后扶工程项目 |
1.公共服务岗位项目:通过安置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帮扶,开发楼栋长10人,卫生巡查员270人,政策宣传员220人,并做好动态管理工作,解决就业困难群众就近就地就业500人。 2.“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实施圆梦社区易地搬迁点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拟建设健身活动广场硬化5000平方米、搭建顶棚2500平方米、围墙2000平方米,配套健身设施、绿化及红白理事会)。 3.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债券贴息补助项目: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债券贴息补助项目2个,其中,广南县金融扶贫广南县年易地搬迁补助资金项目1项(2016—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债券贴息补助),圆梦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物业费、水电费减免项目1项(全县2102户易地扶贫搬迁减免物业管理费每户每年500元,减免水电费每户每年240元(每户每月减免水费5吨,电费10度))。 |
(四)乡村基础设施工程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据乡村国土空间管控、《乡村振兴促进法》等规定,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完善欠发达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全省农村公路提级改造等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评价标准,做好供水保障动态监测,实施一批饮水安全项目,持续保障提升群众安全饮水。
专栏4:《实施方案》乡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
乡村基础设施工程规划项目242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01909.56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16406.27万元;其他财政资金85503.29万元。具体明细如下: 1.村庄规划编制(含编修)项目:2022—2025年计划编制和实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强化村级集体土地管理、经营、收益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18个,覆盖全县1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 2.农村道路建设项目:2022年—2025年实施30户以上村小组(自然村)道路硬化,包括小型涵洞、小型桥梁、生命防护工程2571公里,中国宝武集团援建进村道路15200平方米。 3.农村供水保障设施项目:2022年至2025年实施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及补齐短板等项目145个,涉及全县18个乡(镇)。 4.其他农村基础设施项目:2022年至2025年实施项村其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71个,涉及18个乡(镇)。 |
(五)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制定《广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方案》,依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村容村貌等治理活动,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到2025年,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2%,常住户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全覆盖,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乡(镇)、村庄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有新提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2%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收集处理率分别达35%、1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收集处理率分别达38%、15%,从源头管控乡村人居环境,为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贡献力量,解决脏乱差和私搭乱建,加快形成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村庄绿化、美化覆盖面不断扩大,村庄绿化覆盖率达50%;“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覆盖率达68%以上。
专栏5:《实施方案》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
1.农村卫厕所改造项目:计划实施农村卫厕所改造项目12个,为3至5蹲位公共厕所。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计划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20个,涉及365个村。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计划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16个22027.33平方米。 4.村容村貌提升项目:计划实施村容村貌提升项目310个,涉及18个乡(镇)。 |
(六)乡村公共服务工程
改善乡村公共服务是改善农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县乡村养老设施匮乏,不同地区差距较大,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乡村养老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开展乡村基础教育、乡村卫生健康、乡村科技服务、乡村文化发展、养老妇幼保障等项目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
专栏6:《实施方案》乡村公共服务工程项目 |
1.村幼儿园建设项目:计划实施黑支果乡银子洞扶贫搬迁点幼儿园建设项目1个,对银子洞幼儿园项目进行完善:1.增加500平方米综合建设;2.入园门卫值班室建设;3.通透式围墙建设;4.绿化、地面硬化。含项目设计、监理、审计费共计6万元。 2.村养老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实施村养老设施建设项目6个,涉及6个乡(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及设施设备配套,每个建筑面积不少于250平方米。 3.其他项目:计实施乡村公共服务工程其他项目2个,6952.15平方米,项目涉及2个乡镇。 |
(七)巩固脱贫成果工程
一是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财政厅 民政厅 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建村〔2021〕95号)精神,结合县情制定制订了《广南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住房保障实施方案》和《广南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2—2025年)项目计划》,做好住房保障规划需求计划。持续压实巩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保障工作的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夯实农村住房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开展月监测预警、群众通过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APP申请和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等方式,对全县房屋进行排查,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及时核实情况。乡镇、部门对审核通过符合政策农户纳入农危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实施房屋改造、竣工验收销号。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实施,确保五年过渡期农村住房保障政策的稳定性,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住房保障工作;二是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健全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使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三是全面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帮扶对象(或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达到98%左右,提升农村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对低收入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专栏7:《实施方案》巩固脱贫成果工程项目 |
1.住房安全项目:计划实施住房安全项目32个,其中,农村居民住房安全巩固293户,农村危房改造4219户。 2.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项目:计划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项目13个14045人次,其中,中等职业资助项目6个7114人次,高等职业教育资助项目4个5722人次,职业高中资助项目3个1209人次。 3.其他教育类项目:计划实施其他教育类项目3个,其中,中国宝武集团援建旧莫乡旧莫初级中学浴室建设项目1个,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项目1个,中国宝武集团援建广南县第十中学等3所学校打地下水水井建设项目1个。 4.医疗健康项目:计划实施医疗健康项目5个,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项目4个445350人次,接受医疗救助项目1个3000人次。 5.综合保障项目:计划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项目1个,涉及18个乡(镇)79898人次。 |
(八)乡村治理提升工程
乡村治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建设数字化乡村治理信息系统,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完善奖惩机制,推进“积分制”“清单式”等管理方式,形成良好氛围。同时,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公序良俗、强化道德约束,提升了乡风民俗文明程度,使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群众幸福感高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专栏8:《实施方案》乡村提升工程项目 |
建设数字化乡村治理信息系统项目:计划实施建设数字化乡村治理信息系统项目1个,主要围绕“组织振兴 、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五个主题等功能,县城与乡镇的融合、乡村与城镇的融合,实现产业一张图、规划一张图、人文一张图、应急智慧一张图的管理模式,实现城镇社区管理集中管理,信息终端建设和服务供给;乡村“小农户”和“大市场”的连接,经营端和生产端深入融合;提升乡村治理的透明度、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县一镇一村的政务办公效率;提升灾情预警预报和防治、应急处理的能力,打造“宜居、乐业、智理、安全、高效”城乡结合的数字化示范镇,通过授“慧”实现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
(九)“百千万”示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建设工程是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县“十四五”期间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工作内容。
1.示范乡镇。到2025年,全县建成5个以乡(镇)为单位,以重点行政村、带动性强的重要项目,“三农”服务中心和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打造集聚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功能和要素的乡村振兴示范园。
2.精品示范村。至2025年,全县完成52个精品示范村的建设任务。以行政村为单位,以重点村庄、重要项目为龙头,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美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城乡融合发展等各具特色的单一或融合的田园综合体。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项目覆盖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所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
3.美丽村庄。至2025年,全县完成200个美丽村庄的建设任务。以自然村(组)为单位,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以《云南省美丽乡村评定工作方案》5个方面36项指标为建设基础,重点突出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关键词、专业术语诠释
“百千万”示范工程:全省规划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村、10000个美丽村庄。
六、投资概算
《实施方案》概算总投资570578.66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249221.62万元,其他财政资金218836.03万元,业主投入102521.01万元。
(一)分项投资
2022—2025年概算总投资570578.66万元,其中,特色产业发展工程330387.17万元,稳岗就业创业工程54035.78万元,易地搬迁后扶工程5336.70万元,乡村基础设施工程101909.56万元,人居环境整治项目57361.69万元,乡村公共服务工程3070万元,巩固脱贫成果工程18377.76万元,乡村治理提升工程100万元。
(二)分年度投资
2022年120231.04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54852.52万元,其他财政资金37178.30万元,业主投入28200.22万元;2023年184753.18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60669.37万元,其他财政资金49763.02万元,业主投入74320.79万元;2024年126974.07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64634.08万元,其他财政资金62339.99万元;2025年138620.37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69065.65万元,其他财政资金69554.72万元;
七、新旧政策差异
原实施方案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各种政策交汇叠加4大发展机遇,依托广南区位优势独特、文化底蕴厚重、资源要素聚集、生态环境秀美、县域“大交通格局”基本建成5大发展优势,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稳岗就业创业、易地搬迁后扶、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巩固脱贫成果7大工程。实施方案概算总投资480315.94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325551.32万元;其他财政资金154764.62万元。
调整后的方案:2022—2025年概算总投资570578.66万元,其中,特色产业发展工程330387.17万元,稳岗就业创业工程54035.78万元,易地搬迁后扶工程5336.70万元,乡村基础设施工程101909.56万元,人居环境整治项目57361.69万元,乡村公共服务工程3070万元,巩固脱贫成果工程18377.76万元,乡村治理提升工程100万元。
链接:广南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南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的通知